..

我的营养学行动指南

我是一个对营养学很感兴趣的人。

虽然说是营养学,但充其量只能算是健康膳食小知识,毕竟我也没有系统学习过营养学领域的权威教材、论文,但我确实又对这一领域,尤其是营养学中能落实到实际生活中的操作很感兴趣,所以陆陆续续学习过一些相关的知识。

那么我对营养学知识的获取来源是什么呢?

印象比较深的有书籍《你是你吃出来的》,得到专栏《营养科学》,得到上卓克老师的课程里也时常讲到营养学的内容,还有就是日常看丁香医生、果壳等严肃科普公众号。另外,总的指导原则是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》,膳食指南是兜底策略。

我想了一下,如果我问我自己,为什么我会对营养学感兴趣,其实归根结底,就是一个目的:对身体健康好。我认为,健康饮食,是获得一个健康身体的最重要基石之一。其他的基石还有哪些呢?比如运动习惯、心理健康、环境健康等等,暂且按下不表。

大家都会说自己看重健康这件事,至于我为何看重健康?我有一些话想说:有人说年轻人应该心怀长期主义,目光放长远。在我看来,一个人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,这就是最大的长期主义。毕竟,如果一个人身体健康不行了、出到未半而中道崩殂了,那什么主义都不顶用,好好活着就是最大的长期主义。

在我的人生观中,人生像是一条河流,有它的长度、宽度、深度。其中,长度显而易见,就是指生命的长度。生命之河足够长、一年四季总是有着澎湃的水流的话,就能承载更多的理想、回忆、故事、和体验。总之,我觉得活得长、活得好是个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,甚至有可能是最重要的事。

对于寿命的长度,我知道有些因素是我无法控制的,比如我传承的基因、我生活的环境(e.g. PM2.5…),但我又知道有些方面是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掌控的,比如健康饮食,而且健康饮食非常迷人的一点是,每天都有至少3次机会去实践,一日三次,日日如此。

具体来说,我都掌握了哪些我认为重要的,并在日常饮食中加以落实的营养学知识呢?下边一一列出。可能不能囊括我所有的认知,但一定是包含了大多数对我来说重要的要点,这些要点,我不仅仅是在日常中提醒自己,也会总是提醒我的家人、朋友。

  1. 少吃盐

这是很重要的一条,实际上,绝大多数人的盐摄入都超标了。科学建议是,一天吃盐不要超过5-6g。在家里吃饭的话,这个量其实还算比较好控制,一般来说盐勺的量是2g。但如果在外边吃饭,绝大多数菜品应该都是盐超标的,尤其是一些盖饭类的快餐。还有就是各种咸菜,盐的含量特别高,而且咸菜往往带有某种下饭的功能,有时候一吃又容易吃很多,所以咸菜尽量是少吃。

除了饭菜之外,很多零食里也是会有很多盐,比如薯片、薯条、辣条、盐焗坚果等等。所以吃零食的时候,盐也容易摄入过多,尤其是零食一般都是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一起吃,容易无意识吃很多。

由于我现在自己基本不做饭,所以我的策略就是在外边吃的时候,特别“下饭”的东西尽量少吃,因为根据我的观察,“下饭”一般意味着高盐。

在家做饭的话,推荐使用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,可以降低盐的摄入,原理是用一部分钾替代了钠,味道基本不变。

为什么人这么喜欢吃盐呢?因为在远古时期,人类吃东西都是有一顿没一顿的,而盐分又是对身体机能极为重要的要素,所以人体进化出了对哪怕一点点盐,都采用尽可能奖赏大脑、尽可能多吃的策略。实际上,对于糖来说也是一样的。

盐摄入过多的话往往对血压的压力较大。

  1. 少吃糖

我这人肯定是糖摄入偏高,比较幸运的是我的体重、体脂率和血糖倒没有太受影响,可能有遗传的因素,也有其他的因素,总之不太容易长肉。

糖的摄入,在多大多数日常生活中,即蔗糖的摄入,是会很高效地转化为脂肪的。实际上,吃下去的脂肪,转化不成太多脂肪,脂肪主要都是由摄入的糖分转化而来的。

科学建议,每天摄入的“游离糖”不要超过50g。什么是游离糖呢?就是指那些额外添加的糖,比如零食里的、做菜里放的、饮料里的,都是游离糖,而水果里的天然糖分就不算。

其实50g是很少的,比如一瓶500ml的甜饮料,平均来说,就会含有50g的糖,这个在饮料背后的配料表里就能看出来,比如可乐、维他柠檬茶。即便是那些“低糖”的饮料,含糖量一般也在5g/500ml左右,而且明显就不够好喝了。

这也就意味着,如果我喝了一瓶甜饮料,今天的糖摄入就已经到顶了,如果我再多喝一口,或者吃点零食、蛋糕(普遍高糖),或者即便是在食堂吃饭,也很容易糖摄入超标。

我应对的策略是,首先,想喝甜饮料的时候,也不要太压抑自己,但尽量控制一天不要喝超过一瓶,也就是500ml。另外,在没有特别渴望喝甜饮料的时候,尽量选择代糖饮料,不过现在市面上好喝的代糖饮料比较少,我不爱喝零度可乐,主要就是元气森林。代糖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,只是口感上略差一点,喝起来有点怪怪的。

另外,各种软糖硬糖,我是能不吃就不吃了,偶尔吃点解解馋。因为我一吃的话一般就能一口气吃不少,对牙齿也不好。

另外一个应对策略就是,进行有氧的锻炼。比如周末骑车,周中偶尔跑步。不过总的来说我的体脂率还好,所以有氧运动一般是锻炼心肺的目的,基本没关注减脂。实际上,我查过很多资料,运动对减脂的效果是很有限的,主要还是要靠对能量摄入的控制。

  1. 少吃精米精面

精米精面指的就是大米、面条。

本质上,这一条和上一条【少吃糖】是一回事,因为米面的淀粉在消化后,也转化为了葡萄糖,葡萄糖转化为ATP和脂肪。

这是一个对健康、或者说对体脂率影响挺大的要素,而且很多人还不知道这一点,也就是不知道米饭面条吃多了容易变胖。

科学建议,主食中的一般最好能是粗粮、薯类。比如除了大米以外的其他米、玉米、红薯之类的。这样不仅仅是少吃了精米精面,也能享受粗粮带来的其他对健康的益处。实际上,精米精面的营养价值是很低的,它主要的功能就是能够提供大量能量。比如对于重体力劳动者来说,就很需要补充能量,但坐在办公室的人,一般来说也没啥运动消耗,那么米饭吃太多了往往容易成为一种负担。

至于说为什么人们这么爱干饭,我想这也是一种写在基因中的求生本能吧,如果遇到了高热量的食物,就一口气尽量多吃点,以便储备足够的脂肪,以应对不知道要持续多久的饥饿。

在我看来啤酒约等于是一种液体米饭,幸好我胃口小,有时候一扎都喝不下。

  1. 多吃蛋白质

大多数人的日常饮食结构里,蛋白质摄入普遍不足,之前我也是如此。我想这个可能跟东亚的饮食文化有关系,普遍来说是蛋白质摄入偏少,也就是肉蛋奶吃的少。

我平时有健身的习惯,所以会比较关注自己蛋白质摄入是否足够,当然,蛋白质摄入不足的话,也会有免疫力等其他身体方面的不良影响。科学建议,每天最好吃一个鸡蛋+一包牛奶+手掌大小的一块肉。

其中,鸡蛋和牛奶都是很好的蛋白质摄入来源,并且蛋黄是完全可以吃的。当前的主流科学认识是,蛋黄里的胆固醇含量确实较高,但不会对身体内的胆固醇偏高造成太多影响(相当于是两码事),而且蛋黄里的营养元素很丰富。当然,如果乳糖不耐受的话,就不要喝牛奶了,据说无糖酸奶会是不错的选择,因为酸奶里的乳糖已经分解了。

肉的话呢,其实感觉也挺容易吃不够的,除非饭里特意加个鸡腿啥的。如果中午吃的是土豆丝盖饭,晚上吃重庆小面,那实际上这一天吃的肉也就是一点肉末。一般来说,优先推荐摄入鱼虾、其次是白肉(鸡肉),最后是红肉(牛羊猪肉)。

为什么是手掌大小呢,因为一块手掌大小的肉,大概能提供50g的蛋白质。科学建议,人一天摄入的蛋白质,最好是和他体重的千克数相等的克数。比如,我的体重是70kg,那我最好能每天吃70g的蛋白质。手掌大小的肉提供50g,鸡蛋+牛奶提供剩下的20g,这就差不多了。

我没太关注关于脂肪摄入的问题,因为我这人也不太喜欢吃脂肪,有一次吃了一个烤猪腰子,我咬了一口就实在是吃不下去了,实在是太油了。

  1. 多吃蔬菜

营养膳食指南建议,每天最好吃500g,也就是一斤的蔬菜,其中深色蔬菜最好能占到一半。其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,我的蔬菜摄入量也是不足的,尤其是如果晚饭吃了顿麦当劳,那基本这顿饭的蔬菜摄入量就约等于0了。

我的应对策略是…主动多吃青菜。比如多吃食堂的轻食餐,里边有各种丰富的清水煮蔬菜,然后再想办法补点主食,比如来一根玉米。

  1. 多吃水果

水果摄入不足也是一个对健康影响很普遍的问题。科学建议是最好每天吃2-3种水果,对我来说,如果没吃别的水果,我尽量保证每天能吃一个苹果,这样对膳食纤维、维生素等摄入至少能够及格。实际上,一个拳头大的苹果所含的膳食纤维,差不多就是人体每日所需要的膳食纤维的量,而膳食纤维对肠道还是蛮重要的。

如果我一天、或者连续几天都没吃到水果,我可能外卖点个果切,大约15-20元,能吃一大盒,感觉也不错。

  1. 其他的一些杂项
  • 比如多喝水,这个喝够就好了。值得注意的是,如果感到口渴,实际上就已经很缺水了,所以喝水节奏合适的话,白天是不应该感到口渴的。

  • 食物尽可能吃的种类要多,不管是蛋白质、蔬菜、水果还是主食。越多越杂越好,所以虽然我非常喜欢吃黄焖鸡,但一周也不能吃好多回。

  • 对矿物质的摄入,我没太关注,我的理解是只要饮食结构正常就不用关注这个,正常情况下,也不用吃维生素补片。

  1. 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…

那就是,偶尔的大吃大喝,是完全没有问题的。人体有很好的调节机制,如果我今天大吃大喝,吃了好多油盐糖,但只要我未来几天注意平衡,多吃点轻食、蔬菜、水果,那这从长期来看对人体的健康是无碍的。秉持一个健康饮食的生活态度,并不意味着要每顿饭都遵守清规戒律,而是要在一个合适的尺度内,比如以周为尺度,在一个星期内的总体饮食方式中,达成健康、平衡,对身体没有太多负担的效果。

  1. 最后

我想很多人都有过一种感觉,就是特别想吃一些重口的东西(比如麻辣火锅),有时候吃饭了感觉很爽,但也有些时候,吃了一些很好吃的东西后,反而会觉得不舒服,可能是太腻、太油、太撑、变胖、身体负担变重等等。

虽然刚才说,我认为健康饮食是一种长期主义,但即便从对当下的享受来说,我觉得有时候吃的清淡一点、均衡一点、对身体的负担小一点,实际上也是一种对当下的享受。

我觉得口味这东西是很讲平衡的,如果顿顿都吃高油高盐的食物,就容易尝不出美食的滋味。如果总的来说践行一个清淡平衡的饮食原则、那在真正遇到好吃的东西的时候,哪怕是不那么健康的好吃的,都会觉得味道更加丰富,幸福的感觉更加真切,快乐的感觉享受起来更为安心。

总而言之,我的营养学行动指南就是:

  • 少盐(口味清淡点)

  • 少糖(少喝甜饮料)

  • 多吃各类粗粮、薯类(主动多吃)

  • 多吃蛋白质(肉蛋奶)

  • 多吃蔬菜(主动多吃这类)

  • 多吃水果(主动多吃)

  • 尽量不要让自己感到口渴,及时喝水

  • 偶尔大吃大喝没关系,注重更长时间范围内的均衡就好

总的来说,我希望这套营养行动指南,能帮助我和我身边的人获得一个相对更好的生命质量,这是体验一切生命中快乐的前提。况且,如果对美食的体验变好了,这本身就是最直接的提升生命质量的方式之一。

2022年01月22日

深圳住处